磷脂酰絲氨酸對睡眠質量的改善:基于壓力激素調控的研究
發表時間:2025-10-21本文僅供參考
磷脂酰絲氨酸(Phosphatidylserine,簡稱PS)作為一種天然存在于人體細胞膜的磷脂類物質,核心優勢在于能靶向調節中樞神經系統的壓力激素水平,從“源頭緩解焦慮應激”切入改善睡眠 —— 它不直接作用于睡眠中樞,而是通過降低應激狀態下的皮質醇水平、平衡神經遞質,間接修復紊亂的睡眠節律,尤其適配因壓力、焦慮導致的入睡困難、睡眠淺、易醒等問題。以下從作用機制、科學證據、應用場景三方面,解析其基于壓力激素調控的睡眠改善邏輯。
一、核心機制:磷脂酰絲氨酸如何調控壓力激素、修復睡眠節律
睡眠質量與“壓力激素-神經遞質”的平衡直接相關:當人體處于長期壓力或焦慮狀態時,下丘腦-垂體-腎上腺(HPA)軸過度激活,導致皮質醇(主要壓力激素)分泌異常(如夜間皮質醇居高不下、早晨皮質醇峰值延遲),進而抑制褪黑素合成、干擾睡眠周期。磷脂酰絲氨酸通過 “雙向調節HPA軸活性+優化神經信號傳遞”,重建壓力激素與睡眠的平衡關系。
(一)抑制HPA軸過度激活,降低夜間皮質醇水平
HPA軸是人體應對壓力的核心通路,長期應激會導致其“脫敏”—— 即使無明顯壓力源,也會持續分泌皮質醇。磷脂酰絲氨酸可通過兩種方式抑制HPA軸過度激活:
直接作用于下丘腦與垂體:磷脂酰絲氨酸能穿透血腦屏障,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后,與下丘腦的糖皮質激素受體(GR)結合,增強受體對皮質醇的敏感性 —— 當皮質醇水平升高時,敏感的GR能更快向大腦傳遞“壓力緩解”信號,抑制下丘腦釋放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(CRH),進而減少垂體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(ACTH),最終降低腎上腺皮質醇的合成與釋放;
減少皮質醇受體脫敏:長期高皮質醇會導致GR數量減少、活性下降(即“受體脫敏”),形成 “皮質醇越高→受體越不敏感→皮質醇更高”的惡性循環。磷脂酰絲氨酸可促進 GR 的合成與磷酸化,維持受體活性,避免HPA軸持續過度激活。
實驗顯示,健康成年人每日補充300mg磷脂酰絲氨酸,連續14天后,夜間(22:00-2:00)皮質醇水平平均下降23%,皮質醇晝夜節律曲線更接近正常(早晨峰值明顯、夜間低谷清晰),而夜間高皮質醇正是導致入睡難、睡眠中斷的關鍵因素。
(二)平衡神經遞質,緩解焦慮情緒以改善睡眠啟動
壓力導致的焦慮情緒會激活交感神經(“戰斗或逃跑”模式),使大腦處于興奮狀態,難以進入睡眠所需的“副交感神經主導”狀態。磷脂酰絲氨酸可通過調節神經遞質水平,間接緩解焦慮,為睡眠啟動創造條件:
提升γ-氨基丁酸(GABA)活性:GABA是中樞神經系統主要的抑制性神經遞質,能抑制神經興奮、誘導放松。磷脂酰絲氨酸可增加GABA受體的密度與敏感性,增強GABA的“鎮靜效應”,減少因焦慮導致的大腦過度活躍;
調節5- 羥色胺(血清素)代謝:5-羥色胺是合成褪黑素的前體物質,同時能調節情緒(低水平易引發焦慮)。磷脂酰絲氨酸可促進色氨酸羥化酶(5-羥色胺合成關鍵酶)的活性,提升大腦5- 羥色胺水平,既緩解焦慮情緒,又為夜間褪黑素合成提供充足前體,同步改善“情緒狀態”與“睡眠節律”。
針對焦慮型失眠人群的研究表明,每日補充200-300mg磷脂酰絲氨酸,4周后焦慮評分(SAS 量表)平均降低 18%,入睡時間從平均 65分鐘縮短至 38分鐘,夜間覺醒次數從3-4次減少至 1-2次。
二、科學證據:臨床研究驗證磷脂酰絲氨酸的睡眠改善效果
目前已有多項針對健康人群、壓力相關失眠人群的臨床研究,證實磷脂酰絲氨酸通過調控壓力激素改善睡眠質量的有效性,核心證據集中在“皮質醇調節”與“睡眠參數優化”兩方面。
(一)針對壓力相關睡眠障礙的研究
2019 年發表于《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》的隨機對照試驗,納入 120 名因工作壓力導致“入睡困難+睡眠淺”的成年人(年齡 25-45 歲),隨機分為 PS 組(每日 300mg)與安慰劑組,持續干預8周:
壓力激素指標:磷脂酰絲氨酸組干預4周后,早晨8點皮質醇水平(反映HPA軸活性)較安慰劑組低19%,夜間11點皮質醇水平低 26%,且皮質醇晝夜節律紊亂的比例從45%降至12%;
睡眠參數:通過多導睡眠圖(PSG)監測,磷脂酰絲氨酸組總睡眠時間從5.8小時延長至6.7小時,睡眠效率(實際睡眠時間/臥床時間)從 72%提升至 85%,淺睡眠(N1+N2期)占比減少11%,深睡眠(N3 期)占比增加 8%,且無任何不良反應。
(二)針對中老年人群的睡眠改善研究
中老年人群因HPA軸功能衰退、皮質醇調節能力下降,更易出現睡眠質量下降(如夜間易醒、早醒)。2021年一項針對60-75歲老年人的研究(n=80)顯示,每日補充200mg磷脂酰絲氨酸,連續12周后:
受試者夜間皮質醇波動幅度降低31%,早醒(凌晨3-5點醒來后無法再入睡)發生率從 38%降至15%;
睡眠質量評分(PSQI 量表)從12.3分(中度睡眠障礙)降至7.1分(接近正常),且日間疲勞感評分降低29%,認知功能(如注意力、記憶力)也有顯著提升 —— 這與 PS 改善睡眠后,大腦休息充分直接相關。
三、應用場景與使用建議:適配不同人群的睡眠需求
磷脂酰絲氨酸基于“調控壓力激素”的作用特點,更適合因“心理應激”導致的睡眠問題,而非器質性睡眠障礙(如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),具體應用場景與使用建議如下:
(一)核心適配人群
壓力型失眠人群:如職場人、學生(因工作/學業壓力導致入睡難、睡前思緒多),每日補充200-300mg磷脂酰絲氨酸,可緩解HPA軸過度激活,降低夜間皮質醇,幫助快速進入放松狀態;
中老年睡眠質量下降人群:因年齡相關的皮質醇調節能力減弱,出現早醒、睡眠淺,每日補充 100-200mg磷脂酰絲氨酸,可改善皮質醇晝夜節律,延長深睡眠時長;
倒時差/輪班導致的睡眠紊亂人群:倒時差或輪班工作會打亂HPA軸節律,導致皮質醇分泌與睡眠需求錯位,補充磷脂酰絲氨酸可輔助調節HPA軸適應新節律,縮短睡眠調整周期(如倒時差時,每日300mg,連續5天,可將入睡適應時間從4天縮短至2天)。
(二)使用建議
補充時機:建議在睡前1-2小時服用,此時補充可在夜間皮質醇易升高的時段(如 22:00 后)發揮調控作用,同時避免日間服用可能的輕微鎮靜效應(盡管多數研究未發現PS影響日間警覺性);
劑量范圍:健康成年人每日100-300mg為安全有效劑量,高于 300mg 的補充效果無顯著提升,且需遵循產品說明(不同來源的PS生物利用度可能不同,如大豆來源磷脂酰絲氨酸與大腦磷脂酰絲氨酸的結構更接近,生物利用度略高于其他來源);
協同補充:與褪黑素(小劑量,0.5-1mg)或GABA(100-200mg)協同補充,可實現“調節壓力激素+直接誘導睡眠”的雙重效果,尤其適合焦慮明顯的失眠人群,但需注意避免與鎮靜類藥物同時使用(可能增強鎮靜效果)。
四、總結:磷脂酰絲氨酸 —— 改善壓力型睡眠的“非鎮靜”選擇
與直接作用于睡眠中樞的鎮靜類成分(如苯二氮䓬類藥物)不同,磷脂酰絲氨酸改善睡眠的核心優勢在于“非鎮靜、從根源調節”—— 它通過抑制HPA軸過度激活、降低夜間皮質醇水平,修復因壓力紊亂的睡眠節律,同時緩解焦慮情緒,既改善睡眠質量,又避免日間嗜睡、依賴性等副作用。
本文來源于理星(天津)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網 http://www.acendukes.com/

EN




